About

後山是我們的天地,瓢蟲是我們的朋友,農業是我們的目標。
我們是──嘉大農青團。WE ARE FARMYOUTH.

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

展望˙改變未來的種子,勇敢出走的新生代

 展˙望
    改變未來的種子,勇敢出走的新生代          
【撰稿:王心禾/編輯:吳孟羚】

緣起──青年回鄉學農

  本學期農青團團訓帶給大家有別於以往的感受,趁著今年暑假農青懷著對於農業熱血的心前往農委會輔導下由「迴鄉有機農場」主辦的「青年回鄉有機學農先期推動計劃」,讓有意願認識農業的有志青年,經政府提供此項平台,希望藉此吸引新一代的年輕人加入「學農的行列」。過程中以自身角度出發,體會農業各層面之應用;由於農青為本科出身,十分重視能出走校園探訪農業實際的面向,尋求一份能驗證所學所用的可能性;在此,因緣際會之下我們認識了「迴鄉」,與「嘉大農青團」──強調青年作主,學習自行生產SAF(Save And Friendly)之農產品從農場到餐桌的經營方向,並讓舊有的休耕地活化──有許多相似之處,經過數次地洽談,分享我們共同的理念後,很幸運地翻開了「青年學農─校園深耕」的序章。 


校園深耕──築夢踏實 

  已於十月、十一月辦理兩次的團訓,主題分別是「打工換宿/手做蜜餞」、「四級產業概念之介紹/芽菜DIY」,報名對象以在校學生為主,課程安排主要為農場參訪分享、講師課、DIY體驗活動等,吸引年輕族群的參與,亦鼓勵青年能返鄉從農,以友善環境,謙誠的心看待現今環境,而嘉大農青團自創立以來亦持續地思索自身的定位,調整我們前進的步伐。 


大時代需明大是非 

  由於現今時代變遷,農業就業人口高齡化,台灣2014年糧食自給率僅三成三,目前全台農業佔國內生產毛額(GDP2%,然而進口糧食不間斷,本土生產的糧食卻有供過於求的現象,是以時有耳聞,穀價傷農,乃導致血本無歸的慘況。農業平均人口為62歲(農委會,2014年),面臨農業人口普遍高齡化,身為現代青年的我們又能為大環境做出什麼改變呢?這就是「嘉大農青團」存在的意義,鼓勵我們抱持著「為農而學,為農而研,為農所用的理念繼續走下去。


    曾經,有人問一位美術家:「你最好的一幅畫是什麼呢?」
   他說:「是我正要畫的下一張。」
   所以只有一件事就是:「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的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──〈腓立比書3:13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  



【↑2014/11/12為農青團11月團訓,舉辦於農藝系館4樓實驗室,活動圓滿順利,最後共同留下美好的身影。攝/王心禾

  
2014/11/12現場自製芽菜盆栽後由學生們自行帶回照料,經過細心呵護的小小芽菜苗持續地成長茁壯。攝/王喻漩